
-
猪价过低,既有供应相对过剩的原因,也存在需求端的原因。虽然从去年6月份开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就在不断下降,相比去年6月的降幅也达到了6.5%,但截止到2022年3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362万头,环比增长2.0%,同比下降2.2%,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6.4%,产能大幅增加,处于黄色区域,这说明全国生猪产能依然处于过剩状态。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
近期仔猪料销售量和育肥猪料销售量均环比大幅回升,同比均高于去年同期,部分规模饲料企业销量环比涨幅超过20%,这不仅表明生猪存栏量充裕,也预示着猪场中大猪存栏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而从猪肉供应来看,一方面压栏大猪将会提高猪肉产量10%以上,同时前期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叠加标猪出栏季节性增加将会冲击生猪市场;另一方面国内猪价上涨导致国内外价差增大,四季度猪肉进口可能环比继续增长,而这都是能造成猪价下跌的隐患。
下半年,今年第三季度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一再发布生猪价格上涨预警信息和产业指导信息。这也意味着,在生猪行业整体亏损了三四个季度之后,生猪价格再度进入上涨区间,行业进入了新的盈利期。但从政府市场调控方面看,国家针对生猪市场的储备肉投放规模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据了解,今年国家已先后投放七次储备猪肉并多次表明猪价并不具备大涨基础,将密切关注猪价走势,确保回归合理区间。储备肉投放情况
在猪价回升的进一步驱动下,养殖户或对下半年猪价行情偏向乐观,可能体现为仔猪补栏较为积极,进而拉动仔猪价格,这将使得本轮国内能繁母猪产能淘汰进程有所反复,周期仍存在起伏。
-
事实上,从2022年春节后,猪肉消费就进入淡季。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后,猪价加速下跌至12.5元/公斤附近,猪粮比价跌破5:1,同时饲料价格再次上调,生猪养殖行业陷入猪价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面挤压,2022年上半年成为行业更为难熬的“寒冬”。
2022年豆粕价格走势图
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饲料价格近期大幅上涨,再叠加此前扩展导致的成本增长,导致上市猪企业绩普遍承压。猪企既要面临高饲料成本,还要承受经营管理及生物安全带来的资金压力。其中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70%以上,而饲料价格上涨无疑增加了猪企的养殖成本,低位猪价导致亏损成为常态。
回溯近年饲料行情,自2020年年中左右至今的2年半时间里,饲料价格累计上涨达到35%,其中涨幅最大阶段主要集中于2020年末到2021年1季度、2022年1季度及2022年三季度至今,饲料价格提升多伴随原材料成本上涨。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导致国内油厂开机率偏低,此外油厂大豆、豆粕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可售现货偏少,而豆粕作为饲料中刚需成分,可替代品有限,导致豆粕价格居高不下。今年10月,豆粕的均价攀升到5374.62元/吨,环比大幅上涨9.1%。11月18日,豆粕价格达到5719元/吨,与国内普通大米的价格相差无几,相比非瘟前的1.5元/斤,整整上涨了1.3元/斤以上。
图片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
猪肉价格跌到谷底,饲料原料飙涨一倍。养猪大企动辄亏损百亿,中小养殖户们更显艰难。2022年的春天虽然来了,但中国养猪人的冬天,还远未过去。有句老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形象地告诉我们养殖行业的不易。
2022年3月21日,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刘莉莉刚刚拒绝了一次生猪收购的意向,这是3月2日以来,第一次有人向她发出邀约,但价格实在太低了,“对方报价5块6左右一斤,这个价格,比成本价还低2块钱,卖一头猪,要赔500到600块。”整个3月份,她只卖出去一批猪,目前存栏6000多头,其中很多都已经达到出栏标准,但也只能继续养着,“豆粕涨得太厉害了,现在每吨价格超过5000元,去年6月份的时候,还只有3000元左右。”更小的养殖户,经历着更艰难的行业巨变,尤其是那些只养几头、几十头的村民和散户,越来越多地退出了养殖市场。有养殖户在直播间卖猪肉,第一天就无人问津,当场痛哭,怒砸手机。散户刘莉莉养殖的猪
今年4月4日,湖北恩施,革勒车镇养殖黑山猪的吴先生,将滞销发霉的数千斤腊肉烧掉。火苗映照着他的愁容。而他就等着卖掉剩下的几千斤完好的腊肉,然后告别养猪,出去打工。事到如今,吴先生的养猪场已经亏损100多万,不仅连累了借他钱的朋友,还欠了银行20多万。养猪这五年,吴先生的经历与这一轮“猪周期”重叠,也是数千万养猪户的心酸例证。吴先生只是众多苦苦挣扎的养猪人的一个缩影。
图片来源:西部决策网
图片来源:西部决策网
与前几年相比,现在仍有三座大山压在了养猪人身上!饲料成本上涨、供需关系失衡以及疫情下的消费疲软以及消费结构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咬牙坚持”成为他们大多数的共识。
反观猪企这边,在猪周期下也并不好受。在扩产后,受到非瘟、新冠双重疫情影响下,当前生猪消费端疲软,市场存在供大于求情况,加上饲料价格较高,成本与售价存在严重剪刀差,行业内的很多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18家猪企预计亏损达到了423.82亿,已经逼近2020年的盈利,同比下降172.75%。2022年第一季度,五大上市猪企财务报告数据出炉,累计亏损总额149.3亿。
年末猪价可能会逐渐震荡回落,但消费旺季支撑下猪价仍然呈现相对较好水平。近期受养殖效益处于较好水平以及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开始呈现回落迹象。短期来看,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的商品猪将逐渐出栏,生猪产能逐步释放,加之持续投放储备肉进一步推进猪价回归合理区间,猪价持续震荡回落,但后期腌腊消费节假日等利好因素将为猪价提供一定支撑。图片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中,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后一段时间,虽然猪肉市场仍处于消费旺季,但国内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已连续多月回升,市场供应会相应增加;特别是我们监测到,近日养殖户出栏节奏趋于正常,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生猪也已开始陆续出栏,这将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总体判断,今后一段时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态势,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形。
这表明猪价处于高位的行情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饲料成本以及养殖风险的压力,在产能过剩和行业充分竞争市场的大背景下,猪企降本增效,谋求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